[摘要] 2月17日,本报刊登了《私设停车站半年赚10余万元》一文,引起社会关注。17日,记者又来到人民医院附近,发现仍存“圈地收费”的现象。
2月17日,本报刊登了《私设停车站半年赚10余万元》一文,引起社会关注。17日,记者又来到人民医院附近,发现仍存“圈地收费”的现象。
未取得任何合法手续就“圈地收费”,这一行为没有任何法律依据,理应被取缔。对公安机关取缔“圈地人”,市民纷纷拍手称快。然而,也有市民担心,“圈地人”被取缔后,今后停车会更难。不少市民建议有关部门考虑一下现实状况,积极介入,引导、规范市人民医院周边的停车秩序。
路边、巷内、小区都成“停车场”,十块、二十收费不等
17日下午1时许,记者来到市人民医院,医院内的停车场早已车满为患,无论地下停车场,还是地上规划的停车位早已满满当当,在医院门口还聚集着很多要驶入院内的车辆,医院安保人员正忙碌着指挥车辆驶入停车位。
和医院安保人员同样忙碌的还有医院北门对面的一群人,他们有的忙着引导要停放的车辆,有的和车主讨价还价,收取停车费。附近市民告诉记者,这些人都是在这里圈地收取停车费的。
记者观察发现,在沂州路以东的解放路北,停放了大量车辆,这些车辆一字排开,在上百米的人行道上,停放了至少七八十辆车。在这些车的周围,不时有人在四处走动,记者假意要在附近停车,一小伙子见状迅速过来搭讪,“哥,停车吗?二十元。”见记者嫌贵,小伙子也不多说话,立刻转身又去询问旁边另一辆车。
在人民医院北门对面一条小巷内,也蜿蜒曲折地停了六七十辆车,原本就不算太宽的小路上被挤得很难容得两车并行。在巷口处,有四五辆车在此排队等候驶入巷内,一六十岁模样的男子挨个询问这些正在排队的车,是否是来停车的,如果遇到停车的车主,男子立刻向巷子里大吼一声,“哎!这辆车!”接着,巷内有一中年女子隔着老远便向记者招手,“你跟着那个人走!”男子补充道。
记者沿着“崎岖”的小路开了过去,巷子里的车停得满满当当,已经不可能有地方停车了。不过前面的中年女子倒是有办法,在她的指引下,记者将车停到巷内旁边的一小区内,女子很娴熟地指挥记者将车停好后,问道“你下午五点之前能走吧?可别耽误小区里的人停车!”当得知记者只停一两个后,女子说,“给十块吧!”
记者采访了解到,这些人长期在此处圈地收取停车费,除了附近居民,也有不少外来人员到此处圈地。通常情况下,停车的费用都是10元/次,但近一段时间价格上涨,有些路段要价20元/次。有时候,这些人会根据车主的情况坐地起价,而且是谢绝还价,如果不给停车费,这些人就拦在车前不让走,甚至还会用语言威胁。
有关部门正筹备编制我市停车场专项规划
17日,记者了解道,目前城管部门正积极筹备编制《临沂市停车场专项规划》。
据了解,2016年1月5日,临沂市政府召集市发改委、市国土资源局、市住建局、市公安局、市投融资管理中心和市城管局召开专题研讨会,就贯彻落实2015年国家发改委等七部委和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加强城市停车设施建设管理工作进行专题研讨。会议明确了职责划分问题,其中,中心城区范围内停车设施规划、建设、管理由市城市管理局负责。
市城管局市政科工作人员表示,经过此次职能调整之后,市城市管理局作为全市停车行业主管部门,已经全面开展停车场规划、建设及管理等各项工作。
目前城管部门正积极筹备编制《临沂市停车场专项规划》,并邀请专家、学者来我市调研停车现状,建言献策解决我市停车场建设及停车管理问题。下一步,市城管局将按照国家和省相关文件要求,参考外地经验做法,积极征求社会各界意见,结合我市实际,研究制定我市停车设施建设管理的规范性文件,着手开展停车设施管理试点工作,加快解决城市停车难、停车乱问题,迅速提升我市停车设施建设管理水平,尽快为市民打造通行顺畅、停车有序的交通环境。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