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金融 > 正文

股市连续三天大跌有没有改变牛市基调?

琅琊网  2015-05-09 09:00

[摘要] 由“增长有没有破底、增质在不在提升、点位会不会太高、政策有没有余力、监管层想不想调控、资金有没有收紧、活力会不会下降、主流有没有转向、势能有没有衰竭”这十问来研判接连下挫后的股市,结合美国股市过往105年历史数据的分析,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大跌没有改变牛市基调。

 
姓 名:必填
手机号:必填
验证码:必填

由“增长有没有破底、增质在不在提升、点位会不会太高、政策有没有余力、监管层想不想调控、资金有没有收紧、活力会不会下降、主流有没有转向、势能有没有衰竭”这十问来研判接连下挫后的股市,结合美国股市过往105年历史数据的分析,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大跌没有改变牛市基调。理解沪深股市,需从中国经济转型发展大格局着眼,不以涨喜,不以跌悲,看淡投机欲望和短期得失,才能在股市风云中读懂“诗和远方”。

股市有句俗话:“一根阴线改变信仰”。那么,如果三根阴线呢,岂不是要失去信仰?周二至周四,A股就拉出了三根大阴线,不仅“调整将至”的预期自我实现,甚至对牛市信心造成了巨大打击。转瞬之间,喜大普奔的氛围变成了担心:扑朔迷离的沪深股市会不会还未收复危机失地就要再度重回窘境?

历史,总是好的老师。一个有趣且值得思考的问题是,类似的极端情形下,市场曾有过怎样的选择?沪深市场数据还不够长,所以,笔者带着这个问题对1910年至2015年总计26376个交易日的美国股指作了有目的的数据测算。结果显示:有127个交易日,道指连续三天总跌幅超过7%,这些跌幅很大的时点大多处于熊市阶段,只有34个时点在之前半年里经历了上涨。也就是说,牛市发生连续大跌,即便在百年美国股市也是罕见的。

更进一步,在这34个时点中,只有18个时点在过去半年实现了10%以上的指数上涨;这18个时点,又有14个处于1928年至1933年的大萧条期间,而大萧条年代久远且情况特殊。那么,剔除大萧条的数据,26376个交易日,只剩下4个交易日和本周A股“牛市大跌”情景类似,分别是1987年10月16日、1989年10月13日、1997年10月17日、2000年4月14日,道指连续三天跌幅分别为10.42%、7.76%、10.87%和8.69%。不用刻意去臆想当时美国发生了什么,真正值得了解的是,这四个时点之后,美国股市又经历了什么?

大数据说明一切:这四个类似时点之后的三个月内,道指分别上涨了11.36%、1.33%、6.33%和1.49%;之后半年内,道指分别上涨了12.21%、6.11%、18.99%和0.93%;之后一年内,情况略有不同,道指的变化分别是22.69%、-9.76%、11.57%和-5.38%(注意,这两个跌幅都低于该时点之前半年累计涨幅)。结论很简单:牛市里的大跌,往往都是行情中转站,牛市没有因大跌而终结。大跌后的半年,股市全都保持了惯性上涨。大跌后的一年,有半数情况实现了大幅度后续上涨;另外半数股市回调也未吞噬之前牛市的涨幅。

一句话,从美股大数据看A股,大跌改变牛市基调没有先例。当然,可能有人认为这种历史分析无关痛痒,美国和中国股市也大相径庭。微信里就流传《大时代》里的一张剧照,郑少秋饰演的丁蟹满脸惶恐,自言自语:“不要怕,只是技术性调整,不要怕”。在我看来,这张图片不仅非常形象地反映了市场恐慌时的心理,而且提出了非常好的问题:连续大跌究竟是技术性调整,还是趋势性反转?

回答这个问题,仅有历史大数据分析是不够的。站在宏观立场,探讨趋势可持续问题,笔者以为,可以“十问大跌”来判断“是不是技术性调整”:

,增长有没有破底?当前中国经济,虽然三期叠加压力很大,但增速始终维持在中高速底线上,且改革红利的释放和短期投资的上升都将给未来增长提供支撑。增长没破底,短跌就有底。

第二,增质在不在提升?经济增长质量是股市长周期繁荣的保障,只有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内生增长动力不断增强、微观经济实力愈发雄厚、金融市场持续活化,牛市才具备长期维系的物质基础。当前,中国经济增质的确在潜在提升,创新创业则有望提振长期全要素生产力。增质有保障,短跌就无妨。

第三,点位会不会太高?点位高不高,不看水平,要看相对水平。一看相对国际的水平,毕竟资本是在全球范围内配置,美欧股市早已收复危机失地,中国还没有。二看相对经济基本面,笔者之前曾比较过沪深股市与全球主要市场的宏观市盈率,A股相对危机后的强势经济崛起而言,涨得并不多。点位不算高,拐点就没到。

第四,政策有没有余力?市场趋势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市场对后续政策余力的预期。预期余力大,市场信心就强,反之则相背。从全球比较看,无论是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中国都尚有余力,在综合权衡保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和防风险的基础上完全有能力有所作为。政策有余力,牛市就给力。

第五,监管层想不想调控?沪深股市年后这一波持续上涨激活了市场人气,带来了可喜的鲶鱼效应,也暴露了杠杆风险较大、投机氛围渐浓等问题。为保障牛市健康成长,监管层提示风险、管理风险都是有益无害的,但少数人有意或无意曲解监管意图,制造市场恐慌,造成了巨大波动,这与监管层维系市场理性发展的初衷完全相左。监管被曲解,短跌就激烈。

第六,资金有没有收紧?这波急跌很大程度上和打新潮带来的资金供给短期下降有一定关联,但将其视作长期资金收紧就不合时宜了。货币政策并不存在收紧倾向,相反,降息降准和定向宽松的市场预期始终较强,货币政策工具也日趋丰富。作为全球表现抢眼的市场,沪深股市正吸引国际资本的更大关注。资金没收紧,人心就有定。

第七,活力会不会下降?本轮牛市,市场活化是大亮点。有活力的市场,任何波动都不会改变大趋势。尽管连续三天大跌打击了士气,但牛市心气还没被彻底击垮,只要政策层注意预期引导,市场活力就不会迅速消退。活力不下降,市场就能强。

第八,主流有没有转向?连续三天下跌后,有人很恐慌,但在大多数理性投资者看来,短期调整反而有利于长期繁荣。主流没转向,牛市就有量。

第九,想象有没有空间?只要发展还有想象空间,牛市就不会停步。中国经济恰处于具想象力的时段,万众创新、大众创业如火如荼,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也稳健推进。想象有空间,牛市就不变。

第十,势能有没有衰竭?与之前不一样,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正处于关键时期,经济转型也急需资本市场的结构化助力,如此背景下的股市理性繁荣和增量扩容对中国发展大趋势至关重要,只有股市好,经济才会好。势能没衰竭,牛市花不谢。

归纳十问,一言以蔽之,大跌本身不会改变牛市基调。没有只涨不跌的市场,股市起伏实属正常。理解沪深股市,需从中国经济转型发展大格局着眼,不以涨喜,不以跌悲,看淡投机欲望和短期得失,才能在股市风云中读懂“诗和远方”。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关注临沂房天下官微

有专业有态度有房源有优惠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精彩评论

亲,登陆后才可发表评论哦~,立即登录

发布已输入0/200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